君子食堂、趙勇—推廣中餐文化的傳播

來源:飄香吧 1.47W

很多人無法想象,一個人是如何在國外將中餐進行推廣的,而趙勇做到了,他的努力和堅持沒有白費,一開始的趙勇,肯定沒有想到,如今的中餐在世界餐飲舞臺上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嘗試中餐的旅途,而中餐的魅力無窮盡,趙勇深知這一點,在不斷推廣中餐的路上,越走越遠,他的努力和堅持,讓大衆無比的佩服。

君子食堂、趙勇—推廣中餐文化的傳播

2015年10月,趙勇在耶魯大學所在的紐黑文市中心開了第一家君子食堂。不久後,他便開始尋求紐約擴張,2017年6月,哥倫比亞大學的店面開業。餐廳主打極簡概念,將中國北方家庭日常的春餅和拌麪,與美國最新休閒快餐式管理方式結合,讓更多紐約客都能享受到中國家常便飯的美味和營養

他說君子食堂中的“君子”取自中國傳統文化“君子和而不同”的概念,而“食堂”則是來自大學校園的概念,洋溢着青春氣息。

“我們做東西的標準就是不能(讓顧客)一眼看到的是他們已有認知中的傳統中國,不管是對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中國現代文化需要被理解被接受,我們不需要依附於龍鳳、熊貓、燈籠等等的傳統文化符號,”趙勇說道,“我們想給大家更廣闊的對中國的認知空間。”

他說中餐本來是自然存在的東西,但在美國卻只是被當作異國情調的載體,19世紀中期以來發展成爲“美式中餐”這一充滿曲解和單一的特殊“地方菜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民衆對中餐的接受其實也是扭曲的、狹隘的,大家的理解通常是一種邊緣化。

趙勇曾在採訪中表示:“我們不介意被叫做中餐館,但我們不玩民族主義、不需要走少數族裔文化路線,不需要去迎合美國人對中國文化和中餐的想像。”

以君子食堂內的設計爲例。以燕尾榫結構爲核心的原木色的桌椅與隨季節變化的插畫裝飾輝映,沒有傳統中餐廳隆重的大紅色,也找不到龍、竹子等被廣泛應用的傳統元素,一切都顯得很自然、舒心。

在確定餐廳名字之前,趙勇和團隊想了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chive(小蔥、韭菜)。寓意爲團隊在中國長大,在美國學習,他們在創造一個新的事物。他們找到在美國出生的中國小夥伴,幫助他們把所有美國能拼出來的拼音組合都嘗試了一遍,看看是否可以再中文裏發音和翻譯。但由於一些傳統老套的詞彙,如bamboo(竹子)、dragon(龍)、garden(宮)都不適合餐廳的定位,新開發的詞又面臨客戶羣接受度的挑戰,尋找能代表餐廳和團隊發展的名字花了一番功夫。

在品牌顧問的建議下,他們開始以品牌傳播爲導向進行頭腦風暴。在這期間,趙勇及團隊一直想要用現代化、樂觀以及可以推動生活方式發展等關鍵詞定位餐廳,在中華文化中“君子”的概念最爲貼切,junzi五個英文字母兩個音節,識別度非常高,於是名字應運而生。

但餐廳的裝修設計卻並非一帆風順。起初,趙勇找了一位美國當地的設計師,但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和對文化底蘊理解的偏差,設計師不能完全會意“君子”一詞在漢語中的含義也無法理解其背後的衍生意義,這樣就導致設計遲遲不能達到滿意效果,第一家餐廳的開業時間也因此不得不一直向後延遲,這曾讓趙勇一度陷入苦惱。

幸運的是一次君子食堂主廚組織的Chef Table中,趙勇遇見了目前君子食堂的設計師張旭輝。旭輝當時是紐約貝聿銘工作室的全職員工,再此之前他研究生畢業於康奈爾大學設計學院,本科在清華大學讀建築設計。旭輝對於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理解與君子食堂的概念吻合加之他對君子食堂的前景十分認同,他欣然接下了店面的設計和測繪並全心投入了君子食堂。

於是君子食堂在紐黑文第一家店的設計以簡潔和全球化爲核心理念,用水凝土、原色木材、金屬原色、磚牆和整潔的線條體現其透明感,與君子食堂核心概念中的“真誠、好奇心、共情”相輔相成。

搭一座橋

2013年趙勇去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的總部進行考察,想要看看他們想做的的中餐廳概念是不是一個坐井觀天的想法,同時也想探究如果尚未有人踏足其中,原因又是什麼。

在美國,中餐廳總數46000多家,超過麥當勞、肯德基、溫蒂斯、漢堡王的總和,而其中95%的中餐廳依然持續作坊式的經營,沒有能力進行品牌和管理系統產業升級。當前中餐業在美國仍然以19世紀中、20世紀初的老移民爲主,那個年代的中餐代表是左宗雞和甜酸雞,完全無法代表中國中餐的源遠博大,更無法代表現代中國文化的鉅變。

“很多人對國外中餐的概念都在中國城裏,但中國城對於當下來美的中國人來說又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既熟悉又陌生,你對他既因爲表現形式有些許失望又覺得它和你有一定聯繫。中國城是一個時代定格的產物,它能一定程度代表19到20世紀的中國移民史,但對於我們2000年後來美國留學的新一代國際華人來說,現代中國文化要比中國城豐富多元得多。”趙勇說道。

想要傳播中國現代文化,就要想辦法在中美關係中間構建橋樑,而美食就是最容易交流的媒介。從美食傳播的角度第一不能做太有年代感的設計,因爲越具體越難以傳播;第二要找到可以交流的食物,比如包子雖然是中國傳統食物,但不容易描述和交流,外國人也難以理解。

趙勇是東北人,春餅作爲一種經典、簡單的食物,寄託了他對家鄉味道的思念。恰巧春餅看起來有點像墨西哥餅(美國人發明的墨西哥菜),於是他想從做好春餅開始。

即使趙勇已經掌握瞭如何用平底鍋做春餅的方法,但仍然需要找到一個機械化生產的途徑。於是他想到了用做墨西哥餅的機器生產,但中國的春餅更薄更有彈性,且墨西哥餅機器需要需要220伏電源,所以他只能半夜到樓下房東的中餐館裏一次次實驗。那時的趙勇還在耶魯讀博士,白天寫論文,晚上做菜品研發便是他的日常生活。

趙勇是環境工程科學家出身,這些年的學習讓他對如何進行選擇性試驗,並在在實驗的失敗中提取數據和經驗教訓重新建立實驗模型直至成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充足的經驗。

“這樣類似的(系統化流程化的研發)細節貫穿我們所有廚藝的過程,”趙勇說,因爲君子食堂的員工大部分都是美國人。

君子食堂的春餅有五種選擇:牛肉黃瓜春餅、豆腐彩椒春餅、豬肉野橄欖春餅、蘑菇佛手瓜春餅以及雞肉羽衣橄欖春餅。春餅皮有白麪和全麥兩種類別,放在長方形的一次性環保型容器中。雖然不及國內春餅皮薄也不如國內的餅皮透明,但相比於墨西哥捲餅皮,趙勇研發出的餅皮已有足夠的彈性,一口咬下去很是勁道。配上清爽的黃瓜和醃製好的牛肉刷上與國內味道幾乎一致的甜麪醬,雖然沒有湯汁四溢但也足夠脣齒留香。

除春餅之外,餐廳的選單上還包括炸醬麪、打滷麪和芝麻醬拌麪。所有的菜餚都採用標準化流程,食客可以根據口味選擇不同的肉和蔬菜搭配,四季時節不同菜品也不同,君子食堂的員工只需在不同的服務檯添加食材就可完成一份菜餚。

據趙勇統計,君子廚房的食客70%是美國人,30%爲亞裔,一些美國人忠實粉絲甚至一週可以造訪六次。

不拘一格

君子食堂團隊目前約70人,管理團隊16人,其中包括7名耶魯大學和一名康奈爾大學畢業生。一些美國員工在來工作之前對中餐的瞭解極爲有限,於是在公司聚會上,趙勇經常和外國員工一起討論中國美食也舉辦一些活動,比如炸春捲比賽。一方面讓員工進一步瞭解中國文化,另一方面促進各國文化間交流激發新菜品靈感。

爲了拓展中餐的可能性和概念也爲了加入更多年輕化和具有時代感的元素,君子食堂定期會和藝術家合作,根據不同藝術家的背景推出testing menu。比如之前與知名漫畫家Tango,在菜餚旁邊加入漫畫的剪紙形式,配上詼諧的文字,讓一道菜餚瞬間擬人化,有了靈魂,幽默了起來。

同時,食堂會定期推出Chef’s Table主廚餐桌,一次5道菜,每次20人左右,很多時候會邀請一些在紐約的合作方和投資人,一起交流所見所聞和一些有趣的故事,以食會友。

趙勇坦言道做君子食堂真正的難點不是把具體的東西在大城市做出來,更大的意義在於把它用極簡主義的方式抽象出來。不管文化背景,很多亞裔、非亞裔的年輕人選擇君子食堂是因爲這裏的就餐環境更接近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更容易接受。

從第一屆北京大學元培班學生到耶魯大學博士,趙勇一直接受的是主動型教育,他一直在探索如何解決人與人溝通和相互理解的問題,耶魯給了他更大的空間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特別是在零資源時,一個可靠的平臺會帶來有效的背書。

2010年他創辦了耶魯中國論壇,那時他早已發現即使身在耶魯,大家對於一些世界性問題的認知仍然略有缺乏,他想要透過耶魯的平臺讓業界人士把這些問題更集中的討論。

現在的趙勇和他的君子食堂,發展越來越好,在美國,君子食堂用更加容易被美國人接受的形式呈現在大衆的眼前,用具有特色的中式美食,將美味獨特的食物帶給更多的美國人,而趙勇在這一過程中,從開始到現在,一直不停的在探索,爲了讓君子食堂能有更好的發展,也能夠更加好的推廣中餐,所以趙勇還在不斷地努力,將君子食堂的產品做到更加的完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