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端午吃什麼

來源:飄香吧 1.59W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傳說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是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內容。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也有端陽節、五月節之稱。在全國各地,每年端午節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除了賽龍舟、放風箏等活動,在飲食上也有不同的地方習俗。那麼,浙江端午吃什麼呢?

浙江端午吃什麼

一、浙江端午節的習俗

1、吃糉子

浙江嘉興糉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作爲一種民俗食品,糉子在嘉興一帶流播的歷史,至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興糉子爲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糉等品種。嘉興糉子當推五芳齋爲最,素有江南糉子大王之稱。

它的糉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後腿精選,糉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

2、吃麪食

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糉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究其原委,上了年紀的人會告訴你,那是因爲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

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

二、浙江端午節的其他習俗

1、送扇子

端午節又稱“女兒節”,過去在寧波民間,凡新出嫁的姑娘,端午那天要帶着“端午擔”回到孃家來避一下,離開時要帶上父母送的扇子,俗稱“送扇子”。如寧海等地丈母孃要給女婿回送衣料、手巾、芭蕉扇。寓意“一扇解千愁”。

浙江端午吃什麼 第2張

可見,扇子承載着一種美好的願望和祝福。扇子按性別分出等級,送女兒、婆母、姑嫂的,多是製作精緻的細芭蕉扇;送公公、大伯則贈以大芭焦扇;送小叔、婿弟則一把摺紙扇就夠了。

2、插艾葉、掛菖蒲

老寧波一到端午就要到附近田野採艾蒿,到河塘拔菖蒲,紮成艾束菖蒲劍,掛在自家門楣及窗戶上。中午要燒蒼朮,讓中草藥的清香氣味持續均勻地飄浮在每個角落,俗稱“蒲劍斬千妖,艾旗招百福”,目的是祈求閤家平安。

有的還在艾旗下面掛一個大蒜頭,艾葉、菖蒲、蒜頭被稱爲“端午三友”,蒜頭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艾旗相配合,攘毒防病、斬妖驅魔、鎮宅辟邪。還有一種很土的驅蟲方法就是在家家戶戶的屋前屋後撒石灰,這個撒石灰時,嘴裏還得唸唸有詞。

3、“衣絲”、龍舟競渡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與其他地方不同,嘉興端午主要是爲了紀念伍子胥,民間有“五月五日,時迎伍君”的說法,而源遠流長的嘉興端午龍舟競渡,相傳也是源於春秋時期紀念伍子胥的活動。

浙江端午吃什麼 第3張

浙江端午吃什麼,這與浙江當地的區域文化有關,吃糉子和吃麪食是浙江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糉子最早的說法是爲了紀念屈原,保護屈原的身體不被江裏的魚吃掉,當然具體的史實我們無法知道。隨着時代發展,端午節的寓意不再僅僅侷限於紀念這一主題,其內涵會繼續得到豐富和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