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食俗呢

來源:飄香吧 6.11K

清明節是我國的一項傳統節日,在每年的四月份,這個時候很多地區正值春季多雨時節,因此也有古詩說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既是一個踏青的節日又是一個祭奠先祖烈士的節日,在這一天自然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習俗了。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食俗呢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食俗呢

一、清明掃墓祭祖

我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二、清明踏青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爲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四、食俗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蓬蓬,一簇簇的。

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籃,三五成羣來到田野喜滋滋地採摘艾葉,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地堆在籃子裏,煞是好看誘人。艾葉採回家後,便開始了繁雜的製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食俗今天就爲大家介紹到這裏了,作爲中華兒女,對於這些傳統節日,我們都應該保持尊重並加以繼承,不僅有助於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體現了緬懷先烈的孝道得以傳承,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