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糧多喜深悟沙漠種稻之不易 - 助力奈曼旗圓夢3億荒漠變稻田!

來源:飄香吧 3.14W

作爲深糧多喜的產品考察員,我來到了被譽爲“金沙之城”的內蒙古奈曼旗!

深糧多喜深悟沙漠種稻之不易,助力奈曼旗圓夢3億荒漠變稻田!

這片荒蕪之地種着一望無際的稻花香大米?一路上我半信半疑……

早在90年代,沙漠水稻技術曾在內蒙推廣,但據說只在試驗田使用,沒辦法大規模推廣種植。而今,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地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心裏滿懷期待!

直到被帶到這片穿插在沙漠上的水稻田,我驚呆了!高速路兩邊看到的都是黃沙,可我們面前的這片水田,就是穿插在沙漠中的。甚至水稻田邊上的田坎,都不是泥土,是抓起一把就能被隨風吹走的黃沙。沒想到沙漠中還深藏着如此宏偉的奇觀,這是哪位高人的傑作?出於好奇,我找到當地的牧民來一探究竟。這些牧民已經不再是牧民,成爲了半個農民。當地人親切地稱其爲沙米,即沙漠中種出的大米。

經過走訪當地的牧民,我才得知:20年前這裏也是一片草地,過度放牧和氣候差異,讓這裏的土地逐漸沙化,寸草不生。如果放任不管,土地便會繼續沙化下去。透過保水技術,在沙漠中開始有水稻生長,植物的呼吸作用給了這片逐步惡化的土地一點喘息的機會。沙土開始變得有機質,空氣溼度變大,去年冬天甚至罕見的下了一場雪。

想要在這漫天黃沙中種出稻米並不容易!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土地不夠平整的問題。沒辦法,只能用激光沙地精平機把散佈的十幾米高的沙包推平。推平之後還要測量高度、寬度和土化量,緊接着還要向下挖開一米,使用襯膜技術,把沙子回填,最後進行修整。單是準備工作就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爲了實現沙漠種稻這個夢想,當地的研發團隊經過夜以繼日的專研和實驗,終於開創了11項專利,3項發明,包括沙地育秧技術、井水增溫技術、激光沙地精平機、襯膜節水等等。每一項在旁人看起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他們的團隊卻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蹟!

雖然在沙漠的惡劣環境下種稻很難,但是,也正是得益於沙漠的獨特環境,讓沙漠中種出的米格外珍貴。

這片土地從來沒被開墾過,更沒用做工業農業用地,空氣和地下水資源無污染,是最純粹乾淨的土壤。而沙漠地區天然沒有草籽,所以稻田不需要除草。殺蟲很簡單,把稻田裏的水放幹,任由沙漠陽光暴曬,蟲子基本就死了。而稻米的根系扎到地下,所以還活着,然後我們再用水灌溉。此法除蟲,天然無公害,是當地獨有的。

沙漠的土地珍貴,因此選擇了同樣珍貴的稻米品種——五優稻4號,俗稱稻花香。稻米的品質主要取決於晝夜的溫差,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3200攝氏度的積溫),且日照時間長,稻米幹物質積累充分,使得支鏈澱粉的含量高於普通大米,口味上香甜、軟糯。

實際走訪之前,我們以爲沙漠水稻,最大的困難是水。當地農民們反映,其實地下水是有的。但最難的是風。沙漠地區一年就刮兩場風,一場半年。稻花香本身屬於易倒伏的品種,抽穗時的一場風,更是會影響產量。

據當地人透露,可開發的沙漠面積大概有3億畝,但是他們現在包括未來並沒有能力將其全部開發完,但是他們仍然希望中國的沙漠就變成一片熱土,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進入這個領域,把沙漠變成良田。一方面造福萬民,另一方面治理環境。

而今,深糧多喜將內蒙古奈曼旗(蒙古族)這一獨有的稻花香白米,包括臺江縣(苗族)的紅米,墨江(哈尼族)的紫米,朝陽(滿族)的黑米,五常(朝鮮族)糙米等各地、各民族特色的米匯聚在一個禮盒,爲大家奉上五彩多喜米禮盒。一方面,讓大家不費力氣就能吃到中國獨特風味的大米,另一方面讓更多人在將其當作禮物傳遞的同時,知曉五種大米背後的故事,幫助當地人圓夢!

京東衆籌搜尋“深糧五彩多喜米”瞭解更多內容!

京東衆籌連結:

(深糧多喜專營店) (多喜米網公衆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