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餈粑是哪裏的

來源:飄香吧 3.05W

年末冬至,在南方餈粑就是一種比較常食用的主食,把打好的餈粑切成片放入冷水中或放入冰箱內儲存起來,可以吃很長一段時間。由於餈粑是由糯米制作而成,所以更適合腸胃和消化系統好的人羣。餈粑是哪裏的特產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美味的餈粑是哪裏的

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餈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裏用石錘或者蘆竹(因地方差異,有的也用竹來代替)搗成泥狀製作而成,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餈粑。對飲食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餈粑是哪裏的小吃呢?

一、菜品特色

餈粑,南方各族小吃。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貴州、重慶、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廣西、陝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區最爲盛行,其中又以廣西梧州的做法最爲特別。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陽節的時候,作爲節日食品供客人品嚐。餈粑是以糯米、土豆爲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裏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裏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裏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現街頭商販多用腳踩三輪車叫賣,飯泥用保溫性能好的特製鐵桶裝放,搖動把手,飯泥從圓孔鑽出。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餈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二、餈粑的做法

1、重慶做餈粑的風俗

通常在中秋節,把蒸熟的糯米匯入石舀裏,用蘆竹把糯米搗碎,再撒上黃豆粉、白糖。

糯米具體做法

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濾幹水,置木甑裏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乾淨的器皿上灑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加餡置其上揉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製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乾燥處陰乾。陰乾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期儲存。如果將舂爛至膠狀的餈粑趁熱壓成大的圓餅,就要在冷卻後不久,用鋒利的菜刀將大圓餅切成小塊。因爲未完全冷卻切時粘刀,冷卻太久過於堅硬,切時就很費力。如在寒冷的冬天,晚上壓圓餅,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切了。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美味的餈粑是哪裏的 第2張

2、湖南餈粑

首先,將糯米淘洗乾淨。原先,要將米挑到很遠的井裏去淘洗,因家裏沒有這麼多的水來洗。後來,家裏都打了井,也就省了這份挑米的力氣。但我發現,老家一些有力氣的人仍然捨近求遠,寧願挑着米去離村很遠的一口瀑水井淘洗。可能是那裏水質好,淘洗起來更方便的緣故吧! 將洗好的糯米瀝乾水後,在一口大鐵鍋上置一木甑,待鍋裏的水燒開後,再將米舀進熱氣騰騰的木甑中用旺火蒸煮。待糯米快蒸熟時,用文火再蒸煮一段時間,然後就準備打餈粑了。

打餈粑是個力氣活,一人一根木槌,開始,兩人握住木槌使暗勁將石碓裏的米飯捱爛。然後揚起木槌對打,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打的過程要趁熱打粑,越快越好,如時間久了,米飯冷了不僅難以打爛,而且手捏餈粑時也捏不動。同時,打餈粑還得有技巧,要不時用木槌將餈粑撬起翻動,否則,有些沒打着的仍是飯粒,吃的時候就咯嘴了。 還有,打餈粑時要有眼色,把握好節奏,不然,就會將木槌砸在對方的木槌上或石碓上,不僅虎口震痛,木槌也易被砸爛。

三、營養價值

多數地區的人習慣於在臘月打餈粑;在梅州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四川地區的人在中秋節前製作,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是中秋節和月餅齊名的必備佳品。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餈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餈粑,蘸上炒黃豆麪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另一些地方在熱餈粑中裹入熟紅豆等豆製品、加入適量食鹽,切成橢圓狀片塊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紅豆油餈粑,色、香、味俱佳。湖北地區的人們也習慣在臘月裏打餈粑,將餈粑切成長條狀儲存,待吃時再切成片狀。

美味的餈粑是哪裏的 第3張

餈粑是哪裏的?透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餈粑的產地都有了答案。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口味香、甜、黏是老少咸宜的食品。小編就比較喜歡吃紅糖餈粑,餈粑的糯香配上紅糖的清甜,是一道非常不錯的甜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