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像燕窩一樣好吃的“肉燕”嗎

來源:飄香吧 1.2W

不知道朋友們是否有吃過肉燕呢?帶“燕”字,不知道還以爲和燕窩之類的有關,但其實不是,“肉燕”是福州傳統的喜慶名菜,不論是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等,這都是一道美味佳餚,更用於傳遞親情。如果現在你未曾瞭解,那麼透過這一篇文章,你就能夠好好了解“肉燕”了。

你聽說過像燕窩一樣好吃的“肉燕”嗎

你聽說過像燕窩一樣好吃的“肉燕”嗎

一、肉燕的由來

“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別稱扁肉燕。但是肉燕皮是由豬肉加番薯粉手工打製而成。是福州一大特色小吃,肉燕有別於福建其他地區的扁肉或者扁食,倆者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燕皮薄如白紙,其色似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

在福州僻街小巷,聽到一串有節奏的“嗒、嗒”之聲,循聲而去,就可尋及燕皮店。不過,要買正宗上好的燕皮,打製燕皮,豬肉必選後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處;透過精細複雜的工序手工打製而成,薄如白紙,其色似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番薯粉(澱粉)等輔料精製而成,形似紙狀,潔白光滑細潤,散發出肉香,非常爽口。

二、肉燕的歷史

相傳,早在明朝嘉靖年間,福建浦城縣有位告老還鄉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區,吃多了山珍便覺流於平淡。於是,他家廚師取豬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摻上適量的蕃薯粉,擀成紙片般薄,切成三寸見方的小塊,包上肉餡,做成扁食,煮熟配湯吃。御史大人吃在嘴裏只覺滑嫩清脆,淳香沁人,連呼“大妙”,忙問是什麼點心,那廚師因其形如飛燕而信口說“扁肉燕”。後扁肉燕與鴨蛋共煮,因福州話裏鴨蛋與“壓亂”、“壓浪”諧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說。"肉燕"是浦城著名的傳統食品,細而不膩,柔而脆嫩,味鮮適口,宛若燕窩,兼有葷素風味,是本縣婚喪喜慶籠席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道名菜。

相傳南宋真德秀囚浦城掃基時設宴,隨行廚師林阿榮(福州人)吩咐臨時廚師徐小春(其表兄,富嶺東湖人)搗魚丸,誤聽爲搗肉丸,剔精肉搗醬和粉,且壓平,薄如麪皮,切絲餘熟,色質晶瑩,食如燕窩。此後浦城、福州兩地相傳仿製,稱爲肉燕、燕皮。福州、閩清生產的燕皮掛牌"浦城上白燕皮"或"清水肉燕皮",省外出產的則稱"福建燕皮"。浦城燕皮料精工細,剔取新鮮精瘦肉,用木錘搗成肉泥,撒上薯粉合成硬坯,用圓木棍反覆壓碾成薄片,其薄如紙,然後摺疊裁切晾乾,切成絲狀稱爲"燕絲",切成片狀則稱爲"燕皮"。質量最佳的燕皮,每斤約有120~130張,每張如豆腐塊大小,色白皮薄,完整元碎,不帶粉面,次等的約100張燕皮(或燕絲)包以肉餡,名"燕扁食",燕絲包以餡心,則名"燕丸"。

“肉燕”是閩菜,閩東福州菜,口味鹹,烹飪時間需15~30分鐘,難度爲中等,它的營養價值其實很高,當中的荸薺能夠潤喉去燥,清熱除煩,順氣降逆,行氣寬中,下氣除脹。食用時還會給你帶來一些酷似燕窩的風味,所以才取之整體爲肉燕,名與形共存,美味至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