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活動

來源:飄香吧 1.01W

有句詩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講起清明節,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掃墓,是的沒錯,但是除了掃墓,清明節還可以做些什麼,相信很多人不瞭解,那麼下面就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介紹“清明節的活動”。
   一、清明節的活動

清明節的活動

1、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2、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3、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4、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5、掃墓

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爲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它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型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以上就是有關“清明節的活動”的詳細介紹,清明節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時機。很多上班族、學生在清明節這天是一定要回家的,人們以不同的形式去紀念祖先以及那些爲革命事業做出犧牲的先烈們,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好時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