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 大家來了解一下

來源:飄香吧 2.51W

臘八節是一個傳統節日,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了吧,一說到臘八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臘八了。那大家知道臘八節有什麼來歷嗎?臘八節除了吃臘八粥以外,還會有什麼習俗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臘八節,如果想知道的朋友們就趕緊往下看吧。

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大家來了解一下

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一、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爲“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爲臘日之由來。

二、臘八節的飲食習俗

(一)臘八飯

原料:粳米500克、糯米50克、臘肉250克、花生米50克、豆腐乾40克、水發海帶20克、白蘿蔔80克、白菜梗50克、胡椒粉3克、薑片10克、精鹽10克

做法

1、將臘肉洗淨,切成小塊。白蘿蔔、水發海帶、豆腐乾、白菜梗洗淨,切成小塊。粳米、糯米、花生米分別淘洗乾淨。

2、鐵鍋上旺火,加水、臘肉、薑片,燒沸後除去浮沫,下入海帶、花生米,用手勺推動,煮約5分鐘後下粳米、糯米攪勻,再下入豆腐乾、白蘿蔔、白菜梗,攪勻,煮至各種原料變軟,撒入胡椒粉、精鹽調勻,改用小火煮至湯幹米熟透即成。

小提示

煮飯時,先煮臘肉,再放入海帶、花生米,略煮後再放入米、豆腐乾、白蘿蔔、白菜梗及調料,使其成熟一致。

特點:此飯配料豐富,味道鮮香,富有營養

(二)臘八豆

原料:黃豆、鹽、花椒、生薑。

做法

1、將黃豆洗淨,並撇除空皮殘粒,用涼水泡脹,撈出,加水下鍋(煮水要蓋過黃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後,再用小火煮爛。

2、把豆從水中撈出(煮豆水中放點鹽,儲存備用),攤涼放在布袋內,

3、把布袋放在草編袋子裏或其它容器裏,用稻草或棉絮圍裹保溫,放在20攝氏度左右的地方。約2-3天后,黃豆發燙,發酵長出白黴,取出晾涼;

4、然後把豆子裝在鉢子(陶盆)裏,加入原來的煮豆水;再加適量配料,按每斤黃豆加食鹽50克,花椒2錢,適量加入鮮生薑碎,愛食辣者加辣椒粉5錢一起拌勻;拌時如鹹味不夠,可以添加些食鹽,最後加點白酒,拌勻。

5、拿一個罈子,用白酒將壇內擦一下,把拌勻的豆料裝入壇內,封嚴壇口,10天后即可取食。臘八豆可配做多種菜餚,蒸、煮、炒炸均可;葷素食法都是佐餐美味。

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大家看完小編的文章,對臘八節瞭解了多少呢?其實臘八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小編就沒有在這裏一一介紹了,大家如果還想了解得更詳細的話,就自行百度一下吧。希望小編以上的介紹能幫助到大家哦,大家不要以爲只有臘八粥吃,其實還有很多別的東西吃的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