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習俗

來源:飄香吧 3.21W

立夏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的五月初。立夏的到來意味着盛夏的腳步進了,天氣將開始變得越來越熱。在古代,節氣是爲了指導農業耕作而制定的,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其內涵不斷得到豐富,成了人們生活的一種指針。那麼,立夏的習俗有哪些呢?

立夏的習俗

一、立夏的習俗

1、五色飯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關於立夏的飲食習俗大全關於立夏的飲食習俗大全。

2、吃軟菜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面板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3、吃蝦面

舊時,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把蝦摻入麪條中煮食,蝦熟後變紅,爲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表達對夏季的祝願關於立夏的飲食習俗大全文章關於立夏的飲食習俗大全出自

4、吃“光餅”

福建一些地區立夏有吃“光餅”習俗。

5、“七家

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 “七家粥”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6、北方大部分地區食用麪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麪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關於立夏的飲食習俗大全素材庫。立夏的麪食主要有夏餅、麪餅和春捲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麪餅,有甜、鹹兩種,鹹麪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麪餅則多加砂糖;春捲,用精製的麪餅,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麪粉拌蛋清粘住,然後放在熱油鍋裏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立夏的習俗 第2張

二、地區的立夏習俗

1、無錫立夏的飲食習俗:嘗三鮮

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一說是莧菜、元麥,蠶豆,也有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一有說是梅子、杏子、櫻桃,也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一說是鰣魚、鯧魚、黃魚,也有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其中以嘗地三鮮最爲普遍。有的地方還有立夏吃黴豆腐的習俗,說吃了黴豆腐就不會倒黴。

2、蘇州立夏的飲食習俗:見三新

“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後活人嘗食。蘇俗立夏還要吃海螄、麪筋、白筍、薺菜、鹹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饋節”。

3、鎮江立夏的飲食習俗:嘗八新

這“八新”就是櫻桃、新筍、新茶、新麥、嫩蠶豆、楊花蘿蔔、鰣魚和石首魚(黃魚)。其中鰣魚最爲名貴。頭潮鰣魚是送往朝廷的貢物,二潮鰣魚被豪門富室弄去解饞,尋常人家嚐鮮吃鰣魚已是三潮過後的鰣魚了。

立夏的習俗 第3張

立夏的習俗大概有上述這些,與不同地區的文化有關。立夏的到來意味着天氣的轉變,我們的飲食也要隨之調整。除了上文介紹的五色飯、吃軟菜等,還有吃櫻桃、楊梅、枇杷、青梅等水果,可以清熱解渴、生津止渴,對於胃口不好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