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 - 邊吃糉子邊聽傳說

來源:飄香吧 7.52K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傳說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以身殉國,人們爲了紀念他,於是把每年的這一天作爲一個節日—端午節來表達對他的緬懷和尊敬。當然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的傳說還有很多,下面就聽小編講給你聽!

端午節的由來,邊吃糉子邊聽傳說

一、端午節的由來

1.紀念屈原

在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作爲楚國的一份子,聽到這這個消息後,悲憤難耐,跳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的百姓乘舟打撈,爲了不讓河裏的魚蝦損壞他的軀體,便將糉子丟入江裏。屈原的愛國情懷感人肺腑,因此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就逐漸流傳下來,成爲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2.紀念曹娥

關於端午節,民間還盛傳着另一個傳說。相傳東漢上虞人曹娥的父親掉在江裏,好幾天都沒有打撈到屍體。年僅十四歲的曹娥是個孝女,沒日沒夜的在江邊大哭,在五月五日那一天她自己也跳入江中,幾天後竟然抱出了父親的屍體。他的故事被後人寫在書上,人們爲頌揚曹娥的孝行,於是將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作爲節日來紀念曹娥。

端午節的由來,邊吃糉子邊聽傳說 第2張

二、端午節的習俗

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有很多,當然由此而流傳下來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賽龍舟、佩戴香囊,掛艾草、系五彩繩等。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過端午節最傳統,最廣泛,大家都知道的習俗—吃糉子。

糉子—端午節必吃的食物之一。糉子,又稱角黍,一般是由糉葉包裹着糯米做成的。由於南北文化不同,糉子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糉子一般以三角形和斜四角形的糯米糉爲代表,南方的種類就多了,常見的形狀一般有長條形,金字塔形,餡也是多種多樣,有糯米,五花肉,鹹蛋黃等。

端午節的由來,邊吃糉子邊聽傳說 第3張

端午節由來已久,關於它的民間傳說有很多版本,由這些傳說而衍生出來的風俗也是多種多樣,全國各地都有所不同。那麼看了小編上述的的介紹,你是不是對端午節的由來的傳說已經風俗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