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糉子來歷 - 帶你追溯端午糉子文化

來源:飄香吧 1.58W

端午節吃糉子,幾乎是每家每戶每個人都知道的傳統習俗。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端午節吃糉子來歷。那麼端午節吃糉子來歷是什麼呢?端午節吃糉子有什麼樣的紀念意義,是爲了紀念誰?那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端午節吃糉子來歷。

端午節吃糉子來歷,帶你追溯端午糉子文化

端午節吃糉子來歷

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並且也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因此在端午節時我們都要吃端午節的傳統食物,那就是——糉子。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國古時候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在戰國時期,楚國即將滅亡,而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面臨亡國之痛時,不甘屈服,不願做亡國奴。所以於五月五日在汨羅河投入江中自盡。而人們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爲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軀,就往汨羅江中投入自制的,用米裝在竹筒中的竹筒飯。便以爲將吃的投入江中,魚蝦就會去吃,而屈原的身體就可以保住。

端午節吃糉子來歷,帶你追溯端午糉子文化 第2張

而隨後人們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這一天,就會往江中投入一些自己製作的食物。比如用竹筒裝的竹筒米,用葉子包的米,等等。用來紀念屈原,並且表示對屈原的緬懷和敬畏之心。並且在當天也會吃許多的糉子來表示有和屈原一樣的偉大愛國之情。

而在後來,隨着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在後面的歷朝歷代都有延習這個紀念屈原的習俗。而在最初戰國時期用來紀念屈原的竹筒米,再後來就逐漸演變爲了用其他東西包米。並且在最初最單純的竹筒米上,也出現了許多的的種類。比如出現了許多形狀的糉子,再比如出現了許多不同口味不同種類的糉子。最後就是到了我們現在也還在會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來歷,帶你追溯端午糉子文化 第3張

所以,端午節吃糉子來歷是爲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並且表示我們一樣的愛國之心。千百年來,過端午節吃糉子,已經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傳統節日和傳統美食。當然在有的地方他們不僅吃糉子,還會舉行一些有趣的活動來紀念屈原。比如賽龍舟,趕鴨子等。賽龍舟也是在端午節除了吃糉子以外最傳統的節日活動。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來歷!

熱門標籤